“力学动态”文摘,第65卷,第6期

发布时间:2024-03-25 访问量:1648

新闻报道

关于征集2025年度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的通告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交叉科学部面向科技界征集2025年度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

  一、重大项目定位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二、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要求

  1.立项领域建议应源于多学科交叉的共性科学问题或需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手段方能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具有组织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所凝练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科学性、重要性、交叉性和前瞻性。

  3.有望在解决重大复杂科学问题、建立交叉研究队伍、促进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三、提交立项建议书要求

  1.请填写“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模板见附件),并根据建议书内容选择受理代码,T01:物质科学领域,T02:智能科学与智造领域,T03:生命科学与健康领域,T04:融合科学领域。

  2.请于2024年4月27日16:00前,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电子版文件发至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电子邮箱:interdis@nsfc.gov.cn。

  3.请于2024年4月28日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纸质原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1份)寄至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未按规定时间寄送纸质版文件的立项领域建议将不予受理。

  4.联系方式

  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邮箱:interdis@nsfc.gov.cn

  电话:010-62325654,010-62325147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邮编:100085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征集将遵循回避制度,现任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不得作为项目建议人提出立项建议。

 

  附件: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模板.docx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交叉科学部   

2024年3月22日  

 

2024年度赴港参加“超越摩尔定律的前沿智慧硬件与信息系统”
国际学术研讨会项目指南

(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NSFC)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BHKAEC)资助,香港大学主办的“超越摩尔定律的前沿智慧硬件与信息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24年5月下旬在香港召开。此次研讨会将涵盖纳米光电子系统,下一代芯片技术、物联网与边缘感知、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和信息安全等多个应用领域。研讨会将深入探讨信息科学与工程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中国在信息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推广和信息科学教育等方面的规划与战略。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行业规划与发展计划提供借鉴,并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未来五至十年优先资助领域立项提供战略参考。

根据NSFC和BHKAEC的双边合作协议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NSFC将资助对本次学术研讨会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参会,鼓励和支持内地与香港学者之间的交流。本出境会议项目旨在组织对上述会议内容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围绕该领域国际合作重点进行交流研讨,并建立双边跨学科合作关系,为后续与香港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一、项目说明

(一)项目类型。

本项目类型为出国(境)参加双(多)边学术会议(出国会议)。

(二)资助领域和申请代码。

资助领域为信息科学领域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申请代码1须选择F或T下属代码。

(三)资助强度。

资助强度为不超过2万元/人,其中包括出境参会所需的护照签证办理费用、国际旅费(经济舱)、食宿和当地交通费用等。为了加大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内地学者赴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支持力度,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赴港交流项目,除申请人外,还可在申请书中额外申请不超过2名青年学者(仅限在研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同行程参加学术交流的资助经费,资助标准同上。会议承办方香港大学将为获资助者出具会议邀请信,以便申请赴香港签注。

(四)资助规模。

拟资助的项目数量约20项。

二、申请人条件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办法》,申请本项目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是三年期(含)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主要参与者需经在研项目负责人同意)。

(二)申请人应该是申请合作交流项目的实际负责人,限为1人。

(三)更多申请人条件的详细说明请见《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三、限项申请规定

(一)本项目属于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为2项”规定的限制。

(二)不受“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规定的限制。

(三)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NSFC-BHKAEC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四)《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关于申请数量的其他限制。

四、申报说明

(一)申请人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

2.申请人须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申请书》。具体步骤是:

1)选择“项目负责人”用户组登录系统,进入后点击“在线申请”进入申请界面,点击“新增项目申请”按钮进入项目类别选择界面。

2)点击“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左侧+号或者右侧“展开”按钮,展开下拉菜单。

3)点击“出国(境)参加双(多)边会议”右侧的“填写申请”,进入选择“合作协议”界面,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SFC-BHKAEC(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然后按系统要求输入要依托的基金项目批准号后即进入具体申请书填写界面。

3. 申请书填写说明

1)申请人应在项目申请书中阐明其研究基础和方向与本次学术会议的联系。

2)学术会议将于2024年5月20日-21日在香港召开。申请书中的合作起止日期请填写2024年5月19日至2024年12月31日。

3)申请书中仅包含拟参会人员,无需填写港方合作者。

4. 预算编报要求。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7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

5. 申请材料要求。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

(二)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申报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版申请书及附件材料。请通过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上传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无需提供纸质版。

关于单位科研诚信承诺书提交等事宜,请参照《关于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执行。

项目获批准后,需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版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三)项目申请接收。

信息系统在线申报接收期为2024年3月20日至2024年4月19日下午16时。

注:请申请人严格遵照本项目指南的各项要求填报申请,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申请将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致电项目联系人询问。

五、联系方式

电话:010-62328256,62326943

传真:010-62327004

邮箱:hmt@nsfc.gov.cn

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信息中心):010-623174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024年3月19日

关于举办2024年驱动未来 科教报国国际青年学者前沿学术交流活动的通知(第一轮)

(摘自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的通知》(博管办〔2024〕31号),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2024年“驱动未来 科教报国”国际青年学者前沿学术交流活动定于5月在江苏徐州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驱动未来 科教报国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三、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4年5月16—19日

会议地点:中国 江苏 徐州

四、参会人员

诚挚邀请在能源资源领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双碳”“深地科学与工程技术”“智慧矿山”“应急管理”等重大战略需求的专家学者、博士后合作导师(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矿业、安全与管理、材料化工、地质测绘、土木与智能建造、信息与制造等领域),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入选者,符合中国矿业大学行健博士后引进标准的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生,政府和高校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联合培养单位代表共计约200人参会。

五、活动内容

活动采取特邀报告、分组研讨及人才对接等多种形式开展。

(一)特邀报告: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学者、领军人才作引领性专题报告。

(二)分组研讨:根据学科领域,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分组研究报告、自由研讨。

(三)学术交流:面向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生等征集优秀学术论文,进行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择优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矿业科学技术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深地科学(英文)》)和《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

(四)人才对接:组织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生代表等与联合培养单位开展技术和人才的展示、交流、对接、洽谈。

(五)联合培养单位以及创新实践基地考察:组织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生代表等到联合培养单位、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参观、考察。

六、活动安排

5月16日(周四):全天报到,报到地点:徐州喜来登酒店;

5月17日(周五)上午:开幕式、特邀报告、政策宣讲;

5月17日(周五)下午:分组研讨、学术交流、博士后工作发展研讨;

5月18日(周六)上午:联合培养单位发布揭榜领题项目,参会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展示研究成果,开展交流对接;

5月18日(周六)下午:联合培养单位以及创新实践基地考察;

5月19日(周日)离会。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详细日程安排以最终通知为准。

七、学术论文征集及评选

(一)征文范围和要求。征文应以“驱动未来 科教报国”为主题,坚持服务祖国、坚持科技创新,应具有创新性、应用性。论文要求详见附件。

(二)鼓励参会代表提交学术论文,但不以提交论文为参会前提。论文征集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30日,接收邮箱4772@cumt.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单位-论文名称,并附手机号码。

(三)论文评选和交流。组织单位将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制作学术海报,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适当奖励。其中一等奖2人,奖金5000元/人;二等奖5人,奖金2000元/人;三等奖10人,奖金1000元/人;优秀奖若干。

八、其它有关事项

(一)本次活动不收取注册费、会务费。

(二)参会专家差旅费、住宿费由承办单位承担。

(三)经报名并确认参会的青年学者、博士后、博士生,由承办单位按照国内参会学者1000元/人、海外参会学者5000元/人的额度标准,根据相关财务规定实报实销差旅费,并承担住宿费。

(四)其他人员差旅费、住宿费自行承担。

(五)参会人员参会期间的餐饮统一安排。

(六)请所有拟参会人员于2024年4月26日前完成报名。报名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提交报名注册。4月30日前中国矿业大学通过发送邀请函的方式,确定参会人员。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516-83590200;

中国矿业大学

2024年03月19日

 

学术会议

第二届现代力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力学进展》第六届编委扩大会会议通知暨邀请函

为研讨近年来力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深入分析力学学科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力学学科发展,定于2024年4月19日-21日在重庆召开“第二届现代力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暨《力学进展》第六届编委扩大会”。现诚挚邀请您参会,会议具体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力学进展》编委会

承办单位: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二、会议日程

4月19日:报到

4月20-21日:邀请报告及《力学进展》发展研讨

三、会议费用

会议注册费2000元/人,会议期间食宿自理。

请微信识别下面的二维码注册缴费:

wps1.jpg 

四、酒店安排

会议建议酒店:重庆融汇国际酒店(重庆市沙坪坝区汇泉路8号),需提前预定请与会务组联系,若需入住其他酒店请自行预定。

五、会议联系人

郭丽雅:13701116620,010-82543906

闻玲:18710280155,010-82543907

 

 

第二十二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征文通知

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初步定于2024年10月在上海召开第二十二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CSMiRT22),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此次会议是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交流、学习及展示科研和工程成果的盛会,欢迎核工业界各设计院、研究院、高校、核电厂、核设备制造厂和核安全监管机构的反应堆结构力学专业人士踊跃投稿。

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1. 计算力学

2. 抗震分析和隔震设计

3. 流固耦合、流致振动、结构动力学及振动控制

4. 实验力学、试验和试验方法及设备鉴定

5. 断裂力学及含缺陷结构评定

6. 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老化与寿命管理中的力学问题

7.  微小堆、聚变堆等新型反应堆的特殊力学问题

8.  制造、建造、调试和运行中的反应堆结构力学特殊问题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应用前景,内容新颖、观点明确、数据真实、结果可靠。

2.论文内容是作者近年来所做的技术工作或研究成果,已经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论文原则上不再受理;论文内容应当为非密级,由作者所在单位负责保密审查。

3.征文稿件应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箱等),并按附件论文格式要求排版。论文标题请注明投稿主题方向(1-8项征文范围)。递交的论文请以:

“征文主题-作者-单位-论文题目”的形式命名(示例:7微小堆、聚变堆等新型反应堆的特殊力学问题-张华-清华大学-聚变堆材料辐射损伤效应理论和实验研究)

4. 论文摘要和全文以电子邮件的方式递交,可编辑电子版与扫描件发送至大会工作邮箱。

三、时间节点

2024年4月5日前 递交500字以内的论文摘要

2024年5月30日前 通知论文作者论文是否录用

2024年7月30日前 递交论文全文

会议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清琦

电话:021-61861277

大会工作/投稿邮箱:CSMiRT22@snerdi.com.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29号,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邮政编码:200233

希望专委会各成员单位及各位委员积极协助组织论文,支持有关人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将评选优秀会议论文,并推荐到专业期刊优先出版发表。

 

 

招生招聘

Postdoc posi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on phase field modelling of corrosion fatigue

Dear iMechanicians,

Let me bring to your attention the following postdoc position in my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https://eng.ox.ac.uk/jobs/job-detail/?vacancyID=171348

I am looking for an enthusiastic postdoc to conduct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to predict corrosion fatigue. The closing date is March 22.

Prof Emilio Martinez-Paneda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hD in Mechanical/Civil Engineering

Dr Liya Zhao from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 global ranking QS = 45th, US News = 41th), is seeking PhD students to work on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following topics. Full scholarship will be provided (Tuition waiver + stipend).

• Nonlinear dynamics
•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harnessing renewable energy from base vibration or wind-induced vibration, ocean wave, etc.; developing efficiency enhancement innovations)
•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for vibration/noise suppression (metastructures, adaptive structures with composite smart materials)

Requirement:
Experiences in vibration, nonlinear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aerodynamics, programming (e.g., Matlab) and experiments are highly desirable;
GPA: Master's or bachelor's degree with first- or second-class honors (>4.0/5.0 or 80/100);
English: If previous education was not conducted in English, there i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 IELTS: 6.5 overall, min 6.0 each subtest. TOEFL iBT: 90 overall (min. 23 in writing, 22 in read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pplication details: https://research.unsw.edu.au/how-apply

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to liya.zhao2@unsw.edu.au:
- Your transcripts (requirement: Bachelor GPA > 80/100);
- CV;
- An abstract of your intended research, around 200 words;
- Publications if applicable.

学术期刊

力学学报

2024年第56卷第3

电子发汗冷却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苑朝凯, 王春, 姜宗林

流固耦合力学专题序

徐万海, 赖姜, 马烨璇

柱体流激振动能量俘获理论与技术研究若干进展

徐万海, 马烨璇

质量比对D形截面柱体流致振动的影响

宋吉宁, 李壮, 蒋学炼, 金瑞佳, 刘宇航

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耦合系统双向涡激振动特性

胡鹏基, 李朝玮, 刘秀全, 刘兆伟, 畅元江, 陈国明

网络精华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教育政策的全球新走向

(摘自科学网

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竞争,关键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核心是人才培养能力和集聚能力的竞争。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的国家和地区发布或将发布人工智能战略、产业规划文件等,普遍将人才培养和储备作为战略和规划重点;全球已有45个国家451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其中美国、德国和英国高校数量分别占全球的31.9%、10.4%和8.0%。日本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但日本人工智能工程和数据工程研究人员数量增长较快。这些国家立足本国优势领域,加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谋划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主导权。

美国:全面推进多元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

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强国,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等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地位,2016年美国政府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先后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16版》《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2016》《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人工智能白皮书2017》《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美国人工智能倡议首年年度报告》《最终报告》《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23更新版》等相关政策文件,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全方位培养一批多元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

健全政产学研协调互动机制,强化人工智能跨学科人才培养。美国政府不断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多主体互动协调推动人工智能人才跨部门和跨领域合作,探索完善人工智能政策激励和机制创新。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分别组建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委员会、人工智能研发跨部门工作组,负责对接产学界和其他利益相关部门,协调人才发展方面的相关事项。202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美国农业部等联邦机构,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以及IBM等企业合作,成立7家国家人工智能研究所;美国能源部成立关键和新兴技术办公室,汇集能源部下设的17个国家实验室和众多大学研发力量,加强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跨部门和跨学科合作。2024年,美国政府还成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联盟(AISIC),联合人工智能企业、高校、用户、政府、行业研究机构、民间组织等相关研究人员,支持他们跨领域合作,开展安全可靠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和部署。

将人工智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全学段覆盖。2016年、2019年和2023年,美国白宫先后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均提出要为人工智能研发人员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培养一支专业的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团队。在2023年更新版中,进一步提出要为各学习阶段制定人工智能教学材料研发策略,奖励和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等教育从业者,培训和再培训劳动力,探索开展多元化和多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发展区域人工智能专业知识,识别和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以加强联邦人工智能人才储备。2019年美国计算社区联盟(CCC)和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发布《未来20年美国人工智能研究路线图》,建议制定各学习阶段人工智能课程、授予高级别研究生学位补助金并实施人才留存计划、激励开展跨学科人工智能研究、支持构建开放人工智能平台,以重组和培训全能型劳动力队伍。2021年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发布的《最终报告》中,主要措施包括对改革课程进行立法,分别在初高中开设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原理必修课并纳入考试范围。加大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基础教育投资和技能再培训投资,增加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和人工智能校外课程和暑期学期项目资助,加强基础教育中STEM和人工智能教师招聘和在岗培训。创建STEM奖学金(计划设立25000名本科生、5000名硕士研究生和500名博士生奖学金)。

多渠道开展数字技术正式和非正式培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2018年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和计算机科学教师协会(CSTA)成立AI4K-12人工智能工作组,将人工智能中小学教育划分成4个学段,分别是幼儿园-2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并启动了基础教育学段人工智能教育行动,不仅制定了中小学人工智能国家教学指南,还推动形成基础教育学段人工智能资源开放社区,促进人工智能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美国非营利组织AI4ALL推出的AI4ALL开放学习项目,在线免费提供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旨在帮助高中生中的弱势群体(如低收入家庭等)接触和学习人工智能知识。2019年发布的《未来20年美国人工智能研究路线图》也建议提升少数群体和弱势群体人工智能学习和培训的参与度。《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16年版、2019年和2023年更新版均提出发展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测试的共享公共数据集和环境,以支持更广泛和更多元化的社区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研究。2021年美国政府设立“数字服务团”,对政府相关人员进行数字技术培训,并帮助政府扩大数字人才招聘渠道。美国政府还组建数字服务学院,为联邦政府和机构培养数字专业人才。2024年初美国国土安全部也将聘请50名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组建“人工智能团队”,负责国土安全部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和项目开展。

英国:强化人工智能高等级人才培养和集聚

英国是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诞生地,也是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的主要集聚地之一。自2017年开始,英国从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先后发布《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行业协议》《人工智能路线图》《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等政策文件,以加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助力英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

政产学研联合推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建设。2017年英国政府发布的《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报告,提出将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建议在英国知名大学中增设200个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工业企业每年赞助至少300名学生修读人工智能硕士学位,鼓励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深造,以此吸引世界各地人才集聚。鼓励高校设立线上人工智能课程和持续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具有STEM资格的劳动力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打造国家级艾伦·图灵研究所、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人工智能研究所,并与科学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和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以及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建立协同合作,共同聚焦人工智能研究和人才培养等。

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2017年英国政府宣布斥资2亿英镑建立新技术学院,提供高技能水平的人工智能培训。同时又拨款2.7亿英镑支持英国大学和商业机构研究人员开展石油开采、核能、航天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等。2018年英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行业协议》承诺向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投入10亿英镑,旨在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到人工智能创新和商业应用中。2021年英国政府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计划投资超过10亿英镑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发展,启动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计划,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启动人工智能联合办公室(OAI)和英国研究与创新计划(UKRI),鼓励研究人员聚焦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024年初英国政府又宣布投入9000万英镑启动9个新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重点支持研究人员开展医疗保健、化学和数学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德国:强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人工智能,1988年成立的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是德国顶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人工智能研究机构。2014年德国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战略并加强部署,2018年起,着力推进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德国的人工智能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

重视人工智能学术和专业人才培养。2016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发布《数字世界中的教育》战略,将教育作为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联邦政府的推动下,目前德国已形成较为系统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2021年德国联邦政府出台《联邦—州联合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术作为高校学术研究人员的必备能力,并鼓励高校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以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2018年德国联邦政府发布《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2020年进一步更新战略,强化学术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对青年研究人员的资助,为优秀国际博士和博士后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工作条件。依托“卓越大学计划”和“终身教职计划”,新增人工智能教授席位,并提高教授工资水平。开展人工智能挑战赛,设立人工智能奖项“人工智能德国造”,资助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高校教育数字化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学术人才培养。构建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在线技能提升网站,开展“职业教育数字平台”的创新挑战赛,构建数字继续教育空间等。

打造具有高水平人才吸引力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共资助成立6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022年7月起,联邦政府和大学所在州政府每年为柏林学习和数据基础研究所(BIFOLD)、慕尼黑机器学习中心(MCML)、莱茵-鲁尔机器学习能力中心(ML2R)和德累斯顿/莱比锡可扩展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中心(ScaDS)5个研究中心资助5000万欧元资金,培养和吸引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加快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转化。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也获得联邦教育及研究部每年提供的1100万欧元资金。6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德国人工智能网络,促进科研人员在网络内交流研究成果。2022年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又计划出资2400万欧元,支持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及其合作机构成立3所人工智能康拉德·楚泽学院(Konrad Zuse School),旨在加强人工智能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力度,吸引全球优秀人工智能人才集聚。

日本:搭建多层级教育体系

日本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在人工智能医疗、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日本首次在国家科技战略层面引入人工智能概念,2017年起开始制定国家战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本的人工智能战略倡导数理科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融合的教育模式,注重多层级、复合型人才培养。

构建多层级人工智能人才培育体系。2017年日本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战略》,重点部署人才相关战略和措施。2019年日本政府又发布《人工智能战略2019》,建立包含素养教育、应用基础教育、专家型人才培养的多层级人才培养体系。素养教育要求中小学、成人教育、大专和大学学生通过课程掌握初级水平人工智能知识;应用基础教育要求大学入学考试重点遴选具有数理、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的学生,并在大学和大专院校开展应用基础水平数理、数据和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专家教育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和集聚日本国内优秀工程师、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数学和信息学研究人员等领域精英。2022年日本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战略2022》,提出将数理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教育作为“社会5.0时代”的基础教育内容,从早期教育阶段开始强化数理科学,完善各级学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高学生数理应用的能力。日本计划每年培养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25万,挖掘和培养该领域创新人才2000人、全球顶尖人才100人,每年开展相关领域在职培训社会人员100万人。日本政府发布的《统合创新战略2023》,进一步提出以实现“社会5.0”为目标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强化探索式教育、STEM教育和创业教育,支持大学和高职院校改革。开展5年1万亿日元人力资源投资计划,鼓励企业和大学开展再教育活动。

政产学研合力强化人工智能尖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集聚。2015年和2016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理化学研究所与企业合作分别设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AIRC)和革新智能统合研究中心(AIP),招募和集聚日本顶尖人工智能专家,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开发和应用。日本《人工智能战略2019》倡导官民合力共促人工智能发展,打造世界顶级人工智能研究基地,培养和吸引世界高素质研究人员。《人工智能战略2022》也提出构建国际化的人工智能研究教育、社会基础网络,并以研发尖端人工智能技术为目标,建设一批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的人工智能研究基地。2020年东京大学和软银公司成立超越人工智能研究所,计划从东京大学和世界各地大学招募150名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202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实施了“数学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高等教育认证计划”(MDASH),鼓励大学、大专院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制定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产教融合,重视高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2023年日本政府发布的《统合创新战略2023》中进一步提出制定区域官民合作中长期发展路线图,推进区域核心和特色大学产学合作和开放创新,建立核心基地培养人才等。

(作者崔丹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国平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

“非升即走”:应当“如何升”“如何走”

(摘自科学网

作为学术创新的生力军,青年学者无疑是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支撑。也正因如此,青年学者的职业发展道路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期,某院校一项对于青年学者的人事管理规定便引发公众讨论。该规定称,对于引进的博士研究生,若在校工作满五年后未能晋升为副教授(除非是因为名额限制),需顺应学校安排,可能被调往后勤或保安等非教学岗位。

这是当前在高校人事管理领域实施“非升即走”政策的一项院校实践。“非升即走”源自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在国内也被称为“预聘—长聘制”。该制度旨在通过竞争机制,激励青年学者收获更丰硕的学术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问题:升得不容易、走得不体面

尽管“非升即走”制度仍不断为中国更多大学所采用,但被改革的群体——教师对此却往往持保留态度。

广州大学副教授李晶等学者的调研发现,高校教师选择“能接受‘预聘—长聘制’”改革的群体占比仅为14%,超过85%的教师对“预聘—长聘制”采取排斥(不接受)和回避态度(不发表意见);83.6%的教师认为国内学校实行“预聘—长聘制”的时机尚未成熟。

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扭转教师岗位“铁饭碗”的传统观念难度较大。相较于我国长期奉行的高校教师终身制聘用传统,“非升即走”让处于试用期的教师陷入较大的职业压力中。一些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升”之前都认为压力过大,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对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所降低。

二是很多教师对“升”没有稳定预期。一方面,“非升即走”存在较大竞争性,是否能“升”不仅取决于自身能否达到基本条件,往往还取决于在同期申请者中是否存在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升”所考察的要素中,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顶级期刊论文是“硬通货”,但能否在聘期内获得则带有很大不确定性,既有来自学术研究失败的风险,也有来自高竞争性的挑战。

此外,“升”的程序中虽然包括客观的“硬通货”,但仍须经过专家主观的评议投票。一旦出现专家主观评价和客观成果表现相悖的情况,就会带来公众以及利益相关群体对制度的“失信”。

三是社会对“走”没有正确认识。一旦“非升”就面临“即走”,需要寻找“下家”。此时的求职者往往被贴上“竞争失败”的标签,求职之路更加不易。所在单位也会在教师“走”之前,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停发工资,并取消配套工作权限、子女上学等系列保障,加大求职者压力。此外,许多高校招收教职一般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大多为35-40岁),“升”不上去的年轻人,若年纪越过“门槛”,则难觅教职。

讨论:是否应取消“非升即走”制度

既然存在上述问题,是否应该废除“非升即走”,回到“铁饭碗”制,抑或“全员卧倒”、实行取消编制的聘用制?

对此,笔者建议应充分研究“非升即走”的成效。

评价一项人事制度的好坏,标准在于能否通过这项制度,招录、用好一批支撑组织发展的人员。一项好的教师聘用制度应能吸引一批最有智慧的青年,并引导其以学术为天职,潜心治学,献身于知识边界的拓宽、科技的创新应用。

以此为标准,“铁饭碗”可能会导致整个教师队伍竞争缺失、论资排辈、缺乏活力,不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全员卧倒”取消编制则可能导致高校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下降,既无体制保障,也无高薪激励,使优秀青年人才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

“非升即走”的好处在于通过较激烈的竞争,遴选出具有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再为其提供潜心治学的制度保障,使之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出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升即走”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也有观点认为,由于“非升即走”产生过度竞争,引发“内卷”,使教师晋升之后“缺乏斗志”“追求躺平”,会“养一大批闲人”。但在笔者看来,如果一项制度能保护那些最有天赋的学者,使其在最有创新力时做出最有创造性的成果,那么相较于付出的“赡养闲人”的成本,制度收益是显著的,不能苛求一项制度既有包容性,又能整齐划一。因此,我们探讨的焦点应在于如何使竞争适度,既能激发活力,又不产生“内卷”。

还有观点认为,“非升即走”的晋升依赖于项目、论文,“重科研轻教学”不利于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健康发展。然而,与其要求青年学者成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样样优秀的“六边形战士”,不如给他们适当“减负”,尤其对于教研系列、研究系列的青年教师,应鼓励他们在博士毕业时期的创造力鼎盛阶段,做一等的科研题目、解决一等的学术问题、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只上好一门与研究方向直接关联的课,让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发挥出最有效的育人功能。

总之,上述两个观点不应成为影响“非升即走”存废的理由,而应成为优化“非升即走”的方向。

建议:评聘分离、督导结合、政策保障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入推进岗位聘用改革,实施岗位聘期制管理,进一步探索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等管理方式,落实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这为“优化非升即走”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具体操作层面,笔者认为可考虑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评聘分离,评以水平为准,聘以需求为则。“升”上岗位的要素既包括水平,也包括需求,但水平和需求不是一回事。建议实行由国家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学术组织,通过精准定位学术同行,组织全球范围(因研究方向也可限定为国内)的同行通讯评议,对晋升申请者的能力和取得的创新成果进行达标性和诊断性评价,既表征水平,又给予指导,提供发展建议。

同时,特别需要注意分类评价问题。对人文社科着力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长周期评价,对应用特色鲜明的学科可考虑更多创新应用和技术转化成果,要有明确的“尺子”,但不能“一把尺子量所有”。

“聘”则由高校按照需求决定,提前明确岗位在学科专业、学术方向上的需求,原则上对明确符合其需求方向的教师,在坚持政治方向和师德师风的前提下,以同行通讯评议是否达到既定学术水平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二是督导结合,既提工作要求,又加强全程支持引导。青年学者刚从博士或博士后阶段成为独立的教育者、研究者,在教书育人和学术创新方面均存在诸多困惑,需要持续探索。高校应为青年教师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集中精力、少走弯路。

在这方面,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在实施中建立的青年教师支持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学者将该体系中的支持性举措概括为科研支持、导师指导、有限责任、明确的评估标准、开放的沟通渠道,以及友好的学术环境。个人建议,高校应当为青年教师提供有支撑力的科研启动金和实验条件,聘请资深教授作为导师提供全程指导,为青年教师松绑,在事务性工作上做减法,建立具有明确权责的契约型聘任关系、定期听取青年教师意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等。

三是政策保障。在这方面,国家要加强政策衔接,高校也应完善救济渠道。在国家委托具有公信力的学术组织开展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制定与学术水平关联的职称互认、岗位转换、待遇接轨等政策。

换句话说,由于需求不匹配而导致“非升即走”的青年学者,是否可因其学术水平达到岗位标准,直接被相关求职院校作为副教授及以上人才引进,提供相应待遇,从而以“非升即走”促进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按需就业和良性流动。

同时,应按照202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对教师、学生的处理、处分,应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遵循比例原则,严格履行程序,处理、处分决定作出前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建立校内救济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有效衔接机制。特别是应向“非升即走”中不予续聘的教师充分说明理由,同时畅通权益保护救济机制,保障教师申诉权利。

(作者系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战略研究基地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