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力学文摘”,第90期

发布时间:2024-04-29 访问量:1118


环境力学文摘,第90期,2024429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hhu.edu.cn, 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Envi_mach/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hhu.edu.cn, 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

研究揭示中国季风黄土关键带土壤水分减少主控因素

北极永久冻土已成温室气体净来源

厄尔尼诺不断衰减对气候影响结束?专家:预计今夏气候仍异常

科研团队多手段诊断地下水氟污染危害

新研究揭示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

热浪变得更频繁、更缓慢、更持久

新型微流控芯片可现场快速定量检测土壤养分离子

什么原因造成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专家分析

水危机威胁世界和平

人才招聘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劳务派遣岗位招聘公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事业编制岗位招聘启事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2024年度公开招聘公告

学术会议

关于召开“全国第一届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的第三轮通知

关于召开“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关于召开“流体力学量子计算前沿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二届BICTAM-CISM离散多相流研讨会”的通知

论文成果

Wall-resolved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

Effect of slip-induced fluid inertial torque on the angular dynamics of spheroids in a linear shear flow

学术期刊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52, Part 2, July 2024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

新闻报道

--------------------------------

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

作者:朱汉斌 付恬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春在团队与中山大学副教授范汉杰合作,研究揭示了印度夏季风降水引发20227月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npj-气候与大气科学》。

“该研究使用卫星观测数据、再分析资料以及气候数值模式研究了此次极端海洋热浪的发生发展机制。”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宋强华介绍,20227月,西北太平洋高纬度海域发生了极端的海洋热浪事件,区域平均海表温度异常最高可达5℃,部分区域甚至超过8℃,成为有史以来发生在该海域最强的海洋热浪事件。

该研究发现,此次极端海洋热浪的主要成因来自于大气强迫,即在发生海洋热浪海域的上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大气阻塞高压系统。在高压系统影响下,大气对流减弱、云量减少,从而导致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增多。这一过程使得海表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引发了该海域史无前例的海洋热浪事件。而研究通过气候诊断方法和数值模式表明印度夏季风极端降水释放的巨大潜热产生了大气扰动,通过准定常罗斯贝波的传播,产生并增强了这个强大的阻塞高压。研究还发现印度夏季风降水量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的相关性在2011年之后显著增强(R=0.97p<0.01),这进一步证明了印度夏季风降雨增强是触发20227月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揭示了印度夏季风降水与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之间的物理联系,凸显了洋际相互作用对西北太平洋高纬度海域海洋热浪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研究揭示中国季风黄土关键带土壤水分减少主控因素

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地球关键带是指植被冠层顶部至地下水底部的区域,位于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水圈、岩石圈的交汇地带。土壤水分虽然仅占全球淡水的0.05%,但土壤水分穿越并连接地球关键带的多个圈层,是关键带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

目前地球关键带中的土壤水分特别是植被根系可以利用的深层土壤水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关键带与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团队王云强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同行专家,以大规模人类活动和季风气候深刻影响的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为研究对象,整合1985-2021年期间29个监测点的土壤水分数据和土壤水分实地观测数据,从样地尺度和区域尺度上对中国季风黄土关键带过去37年的土壤水分动态进行分析,评估了土地利用转换和气候变化对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农地退耕为林地/草地)是导致深层土壤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使0-18米深度的土壤水分减少了18%,并且这种减少随时间加剧。在区域尺度上,黄土高原0-10米深层土壤储水量在1985-2021期间呈显著下降趋势,1999年是该显著下降趋势的拐点,与退耕还林/草工程开始实施的时间相吻合;自1999年开始的植树造林活动对土壤储水量的减少起到了108%的作用,而气候变化仅对土壤储水量的减少起到了-8%的作用,表明土地利用转换是土壤储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下降趋势使黄土高原总面积的18%处于危险状态,且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区,进而威胁区域土壤水分安全。

此外,研究者考虑到全球对于通过植树造林增强碳封存的需求,可能会增加半干旱地区的土壤水分安全风险。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北极永久冻土已成温室气体净来源

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16日电 (记者刘霞)瑞典和美国科学家对北极地区三种主要温室气体评估发现,北极永久冻土区域向大气排放的碳比吸收的碳多,导致地球进一步变暖。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全球生物化学循环》杂志。

科学家一直以来并不确定永久冻土地区是否已经成为温室气体的净排放地。因为即使融化导致生物物质中释放出更多碳化合物,但植物的增加也有可能从大气中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在最新研究中,北欧区域研究所团队发现永久冻土区从碳汇转变到碳源。2000年至2020年间,该地区每年排放1.44亿吨碳。该地区同期还排放了甲烷,以及每年排放300万吨氮,其中部分以一氧化二氮的形式排放,这是一种更强大的温室气体。

此前研究通常依赖卫星数据或机器学习技术,但团队汇编了200个地点的地面排放观测结果,并将其外推到植物和湿度相似的地区,得出了上述结论。

研究人员表示,永久冻土地区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一个新来源,现有全球气候模型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一点。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厄尔尼诺不断衰减对气候影响结束?专家:预计今夏气候仍异常

作者:刁凡超 来源:澎湃新闻

2023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12月达到峰值,国家气候中心最新预测,今年1月以来,厄尔尼诺不断衰减,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于4月到5月结束。

这是否意味着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影响也随之结束?对此,多位气象专家指出,厄尔尼诺不断衰减并不意味着其影响的结束,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次年,通常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出现热浪、干旱和洪涝等。

“厄尔尼诺的衰减或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气候影响的结束。”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国家气候中心二级研究员周兵指出,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厄尔尼诺次年往往是我国夏季气候最为异常的年份。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印度洋海温的升高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重要影响,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相互作用,可以继续对我国的气候产生影响。

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为东部型

厄尔尼诺分为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种,尽管都叫厄尔尼诺,但两类厄尔尼诺事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国家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郑志海介绍说,东部型厄尔尼诺是指海温异常暖中心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区域的厄尔尼诺事件,而当海温异常暖中心出现在赤道中太平洋区域时,则被称为中部型厄尔尼诺。

2023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即为东部型。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自1951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22次厄尔尼诺事件中,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有8次。从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看,共发生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和1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这4次事件均为东部型,而8次中部型事件均为中等及以下强度。

郑志海说,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不仅在发展演变机制上与东部型厄尔尼诺不同,其对全球大气环流、西北太平洋台风和大西洋飓风活动以及北美、澳大利亚和东亚的气温和降水影响也都表现出与东部型事件显著的差异。

“当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由于最大海温异常暖中心位于赤道中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对流活跃区较东部型厄尔尼诺偏西,对南美、北美西海岸,甚至日本和新西兰气候的影响与东部型的影响可能完全相反。”郑志海说。

具体到我国,当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有利于大气在赤道东太平洋产生上升运动,在赤道西太平洋产生下沉运动,使次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南,受其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偏多,东北地区容易出现低温。

警惕厄尔尼诺次年的延伸影响

2023/2024年冬季以来,全球多地气候受到发展成熟的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例如,南亚、澳大利亚大部、非洲南部、北美北部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北美南部、南美南部降水偏多,南美北部、澳大利亚降水偏少,均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关。

厄尔尼诺事件也对我国冬季气候产生了明显影响,主要体现在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有利于引导水汽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送,在阶段性强冷空气的配合下,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出现了多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今年3Ni?o3.4区海温指数为1.25℃,较2月(1.55℃)下降0.3℃3 Ni?o1+2区海温指数为0.24℃,较2月(0.97℃)下降0.73℃。这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处于持续衰减状态,国家气候中心预计4月到5月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夏季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

但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的衰减或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气候影响的结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研究员郑飞在接受中国气象报采访时指出,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在其衰减年,也就是厄尔尼诺次年,通常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出现热浪、干旱和洪涝等。

就我国而言,“厄尔尼诺次年对我国的气候变化会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西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海温的‘接力’作用产生,并集中在春夏季节。”郑飞说,在厄尔尼诺次年的春季,我国华南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可能出现连阴雨及倒春寒,东北地区则可能出现低温和春涝。在厄尔尼诺次年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往往偏强、偏西,导致我国来自西南的水汽输送偏强,而东亚夏季风偏弱,从而使得我国东部长江——黄淮流域夏季降水易偏多。

周兵介绍,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厄尔尼诺次年往往是我国夏季气候最为异常的年份。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印度洋海温的升高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重要影响,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相互作用,可以继续对我国的气候产生影响。因此,某一个天气现象或气候事件虽结束,其影响和即将带来的灾害风险可能在路上,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意识不能松懈。

不过,周兵也提醒,我国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温、极冰和陆面积雪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厄尔尼诺并非唯一影响因素。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科研团队多手段诊断地下水氟污染危害

作者:李思辉 许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高旭波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期刊《危险材料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污染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该研究提出了有效的地下水管理技术、管理工具和氟中毒缓解措施,有望为地区供水安全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依据。

地下水氟污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长期暴露于地下水高氟水平会引起病区社区人群氟中毒和非致癌疾病。全球25个国家、超过2.6亿人患有氟牙和氟骨症等氟污染相关疾病,巴基斯坦有超过1300万人面临地下水氟污染风险。吉尔吉特半干旱区是巴基斯坦北部氟中毒的流行地区之一,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中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地下水中氟的运移和富集机制,对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系统采收集了96个不同来源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岩石样本,通过水文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结合矩阵分解(PMF)、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技术,综合评估了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半干旱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污染来源以及人体健康风险。研究发现,该地区地下水氟含量严重超标不宜饮用,高氟水产生的主要物源包括水文地质过程、采矿活动、工业生产及农业污染,并建议以上四方面切入点,为解决高氟地下水健康威胁提供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新研究揭示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

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依托广东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模拟酸添加控制实验平台,研究揭示了酸化森林土壤有机碳累积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与土壤》。

我国南方森林土壤贡献了全国森林土壤有机碳的50%以上,而且森林土壤固碳仍然在持续的增加。深度发育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已严重酸化,基于物质输入输出平衡原理,酸化的土壤因Al3+聚集产生铝毒使输入土壤有机质减少。然而,前期研究表明其作为碳汇林的生态功能尚在,但目前关于深度酸化的森林土壤还在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机理不清楚。

为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博士俞梦笑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的共同指导下,对酸添加处理下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累积及固存机制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从碳组分看,长期酸添加显著促进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碳(MAOC)的累积;从碳的来源看,长期酸添加下微生物残体碳累积降低,而植物源的木质素酚显著增加。

进一步分析发现,酸添加带来的土壤木质素酚的增加和土壤微生物分解抑制促进了POC的累积,而MAOC的累积则主要归因于铁铝氧化物和金属阳离子的有机矿质保护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酸化,土壤矿质保护作用与植物源碳的持续输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固存与稳定。

该研究强调了森林土壤酸化促进了矿质保护机制和植物源碳的累积。该发现从机理上支撑了深度酸化森林土壤持续固碳增汇的功能。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热浪变得更频繁、更缓慢、更持久

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一项对1979年至2020年间全球发生的所有热浪的分析发现,热浪在研究开始时为8天,现在平均持续12天。相关研究成果329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论文通讯作者、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张巍(音)说,随着地球持续升温,热浪将持续更长时间。“根据这一趋势,到2060年左右,它可能会翻倍,达到16天。

研究发现,热浪不仅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越来越频繁,移动速度也越来越慢。这意味着特定地区必须更长时间地忍受更频繁的热浪。

虽然热浪通常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天气事件,但随着造成高温条件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受极端高温影响的地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研究小组发现,热浪的移动速度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每天340公里左右放缓到现在的每天280公里左右。更重要的是,放缓的速度正在加快。

尽管热浪平均速度较慢,但由于持续时间更长,所以它们传播的距离也更远——总距离从2500公里左右上升到3000公里左右,更大的区域受到影响。

这项研究没有探究上述趋势的原因。不过,研究人员警告说,随着地球变暖,热浪变得更频繁、更缓慢、更持久,将对社会和自然产生更具破坏性的影响,除非采取更多措施防止进一步变暖。

以前大多数关于热浪的研究着眼于特定地方或区域。张巍团队是少数研究热浪如何随时间推移的团队。为此,他们将世界划分成网格。热浪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网格的温度远高于1981年至2010年间的平均温度,具体来说,高于该时期95%的温度,持续时间超过3天。

结果发现,由于普遍天气条件的影响,热浪倾向于向特定方向移动。例如,在澳大利亚,热浪有向东南移动的强烈趋势,而在非洲,热浪则倾向于向西移动。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David Keellings说,其他研究表明飓风的移动速度也变慢了。这意味着,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危险事件将在任何一个地方持续更长时间,其影响也将更加明显。一般来说,人们暴露在热浪下的时间越长,住院率和死亡率就越高。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Andrea B?hnisch表示,热浪持续时间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小组如何定义热浪。如果定义不同,总体趋势将保持不变,但数字可能相差很大。在研究精确的数值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她说。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新型微流控芯片可现场快速定量检测土壤养分离子

作者:王敏 吴银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所王儒敬、陈翔宇课题组与安徽理工大学洪炎课题组合作,研发了集成3D微电极的新型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微流控芯片,实现了土壤大量养分离子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农业计算机与电子》。

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如氮、磷、钾在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定量地现场检测其含量对指导精确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传统C4D微流控设备的传感电极通常为平面电极配置,表现出灵敏度不足的问题,而3D微电极通过与微流体通道实现多面耦合的方式,增大壁电容,提高信号响应,具有成本低、制作简单等优点。

研究团队设计集成3D微电极的新型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微流控芯片,包含通过微机电系统一体制造的十字交叉型电泳通道和3D通道构成的C4D微电极系统。3D微电极系统是由侧壁电极和底面电极构成,侧壁电极通过向电极通道中注入液态金属镓实现。

研发出的新型微流控芯片均能检测出土壤中最重要的钾离子、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即使这些离子浓度较低时,新型微流控芯片也展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对同一土壤样品多次检测也展现出较好的重复性。总的来说,该器件的性能优于已报道的同类器件。

研究人员介绍,此项研究成果将新型性能优异的3D微电极配置方案及低成本工艺引入至C4D微流控,提出的集成3D微电极的C4D微流控实现了对土壤大量养分离子稳定、多指标和高灵敏度的现场检测,将有效解决农场中土壤养分现场快检的需求。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什么原因造成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专家分析

来源:央视新闻

26日、27日两天,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较为复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将自西向东出现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还有大雪天气。中央气象台27日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和大风蓝色预警。

北方多地有沙尘天气,沙尘暴大风预警发布

根据气象监测,从26日到27日,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开始显现。内蒙古中部风力明显增大,乌兰察布、包头等地出现扬沙。27日、28日两天,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沙尘天气进入此轮过程最明显的时段。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大风影响,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以及东北地区都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过程。其中,内蒙古局地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华北、内蒙古等地气温将下降4℃6℃,局地降温8℃10℃

此外,冷空气还将给东北地区带来一轮较大范围雨雪天气。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天气,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气温方面,东北地区的冷暖变化最为明显。27日,不少地方的最高气温将升到10℃以上,但随着即将到来的冷空气和雨雪、大风天气影响,东北地区气温将快速下降。

气象部门提醒,针对北方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建议公众及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避免在广告牌和树下逗留,相关部门要做好防风加固以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东北地区气温起伏大,当地公众需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着装,防范因雨雪天气给交通出行带来的影响。

沙源地高温干燥导致北方沙尘范围较大

中央气象台已经将沙尘暴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是什么原因造成范围大、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地区是否还将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呢,来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专家给出的分析。

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主任 张碧辉:我国北方地区以及蒙古国南部主要沙源地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升温,最高气温已经超过18℃,较常年同期偏高2℃4℃,另外上述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温度升高,降水偏少也是导致这些地区的积雪覆盖面积较2月份有明显减少,所以裸露的地表为沙尘起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沙源条件。另外,蒙古气旋和后部高压在东移过程中,给上述沙源地带来了大风天气,阵风达8级以上,非常有利于沙尘的起沙和传输。目前在蒙古国的南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沙尘天气,预计27日中午,上述地区的沙尘天气,将进一步发展加强。受沙尘影响,我国内蒙古大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北京、天津以及辽宁西部,吉林西部将先后出现大范围的沙尘天气。

预计在42日左右,受新一股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沙尘天气伴随着大风、低能见度以及沙尘浓度的升高,因此需要防范对临时建筑物、交通出行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南方降水再度发展,暴雨强对流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27日、28日两天,随着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南方地区的降水范围将再度扩展,贵州、湖南等地还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27日发布了暴雨蓝色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显示,从26日到27日,由于冷空气深入南下,南方地区的降水范围短暂缩减,仅在湖北、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天气,小时雨量为20—30毫米,局地达30毫米以上。预计28日、29日两天,安徽、湖南、江西、浙江以及福建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小时雨量为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受冷空气影响,浙江、福建、江西等地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温过程,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超过10℃27日、28日两天,随着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南方地区的降水范围将再度扩展。江南、华南北部以及贵州东部等地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中央气象台预计,27日至28日,江南、贵州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天气过程。

另外,本轮降水过程,贵州、湖南等地还需警惕局地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带来的危害。本轮降水过后,月底前后,我国南方地区还将有新的降水过程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和公众注意防范频繁阴雨天气对出行交通以及农业的不利影响。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水危机威胁世界和平

作者:李宏策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联合国水机制发布《2024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因水资源问题导致的紧张局势正在全球加剧冲突。为保卫和平,各国必须加强合作,积极达成跨境协议。

随着水资源愈加匮乏,地方或地区冲突的风险也在增加。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如果我们想守护和平,就必须立刻行动,不仅要保护水资源,还要加强这一领域的地区和全球合作。”

缺水影响社会稳定

教科文组织代表联合国水机制发布的新报告显示,时至今日,仍有22亿人无法享有安全管理的饮用水服务,35亿人缺乏安全管理的卫生设施。因此,目前距离联合国到2030年确保人人享有这两项服务的目标仍很遥远,人们有理由担心这些不平等现象可能会继续加剧。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总裁兼联合国水机制主席拉里奥说:若水资源以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得到管理,便会成为和平与繁荣之源。水利也是农业的命脉,而农业是数亿人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2002年至2021年间,干旱影响了14亿多人。截至2022年,全球约有一半人口至少在一年中有部分时段严重缺水;1/4人口面临极度缺水压力,每年使用的可再生淡水超过当地供应量的80%。气候变化预计会加剧这些问题的发生频度和严重程度,对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导致生活条件恶化

水资源短缺的直接后果是生活条件恶化,导致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加剧。它还会阻碍社会发展,尤其女童和妇女的发展。因为在许多农村地区,主要由她们负责打水,而这一任务每天要耗费数小时。供水减少会加重这一负担,对其教育、经济参与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这也可能是中学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的原因之一。

同时,水安全缺乏保障还被认定为人口迁徙的原因之一。这种迁徙又会反过来加剧水资源的不安全,给定居地的供水系统和资源带来更大压力,从而激化社会矛盾。在索马里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流离失所使某一人群遭受的性别暴力事件增加了200%

亟须达成跨境协议

水资源短缺会增加冲突风险。在非洲萨赫勒地区,湿地退化——往往由不科学的水利开发项目所致——助长了当地在获取水资源和生产用地方面的争端,造成种种紧张局势。

虽然全球约40%的人口生活在跨境河湖流域,但只有1/5的国家签订了相关协议,以公平地协作管理这些共享资源。许多跨境流域位于当前或历史的国际局势紧张地区。在阿拉伯地区,有7个国家在2021年卷入冲突,其中部分已持续多年,这对供水、基础设施以及水资源问题方面的潜在合作产生了广泛消极影响。

非洲尤其容易受到与水有关的国家间紧张局势的影响。在报告所调查的22个国家中,有19个缺水,而非洲大陆2/3淡水属跨境水资源。在非洲已知的106个跨境含水层中,只有7个正式确立了国家间合作。

多地区合作取得进展

在这种情况下,跨境水管理合作似乎是维护和平的有力工具。通过为各方定期对话创造条件并建立必要的法律框架,这种合作有可能解决大多数与水有关的争端,从而防止出现或加剧更大范围的冲突。

2002年,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签署了《萨瓦河盆地框架协定》。这是东南欧第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多边协定,成功为区域可持续水管理奠定了基础。如今该协定已成为维护萨瓦河盆地稳定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其他地区的范例。

乍得湖水量曾在60年间锐减90%,给该地区的经济和安全带来多重挑战。所幸近年来,喀麦隆、乍得、中非、利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为乍得湖流域委员会注入了新活力。委员会的任务得到扩大,以确保最有效地利用流域水资源,协调当地发展,并防止国家间和当地社区间冲突。今天,委员会已是应对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具体需求的最佳机构。

这两个例子凸显了一个事实:即便在复杂局势下,各国仍然能够通过国际合作及联合国体系的支持,制定并实施关于水资源利用和共享资源管理的公平且平等的政策。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劳务派遣岗位招聘公告

地点:中国 青岛;发布时间:2024. 4. 19

一、岗位招聘要求

(一)岗位工作部门: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大科学计划项目办公室

(二)岗位类别及招聘人数:项目主管1

(三)学历及学位: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

(四)年龄及专业要求: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及相近学科,无年龄要求

(五)业绩、资质要求:

l.拥有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及相近学科的硕士及以上学位; 

2.具备出色的编程能力和海洋与气候模式运行及检验能力者优先;

3.具备国际合作或科学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者优先;

4.具备出色的英文沟通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5.为人诚恳、严谨、有责任心,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出色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优秀的多学科和多文化理解力;

6.能经常赴国内外出差。

(六)岗位职责:协助项目首席和项目办主任推动海洋观测、模式发展和模式诊断等相关工作

(七)具体工作任务:

l.协助项目首席和项目办主任,推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就海洋观测技术、海气耦合理论、先进预报模式等领域开展合作;

2.负责与OSF大科学计划内部各项目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3.负责组织海洋与气候模型测试,分析模式数据并撰写测试报告;

4.协助组织与筹办国内外会议,参加会议并撰写会议记录等;

5.完成项目首席和执行主任委派的其他工作。

(八)考核要求: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高;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协作中心发展做出贡献;主动提高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水平;有改革创新意识;工作态度积极,责任心强,勤奋敬业。

二、聘用方式及岗位待遇

聘用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制,由劳务派遣公司与受聘者签署1年的劳动合同(包括试用期)。

本次劳务派遣岗位试用期薪酬标准为12800/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转正后薪酬标准为16000-22000/月,并享受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各类保险和公积金待遇。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我所有权予以退回劳务派遣公司。

三、招聘原则

公开招聘,择优录取。

四、应聘人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热爱祖国和人民,身体健康,品行端正;

(二)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三)尚未解除行政、纪律处分或正在接受行政、纪律审查的人员和有犯罪记录及治安行政、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涉嫌违法犯罪活动正接受调查的人员,不接受应聘。

五、招聘程序

(一)报名方式及要求

1.请应聘人员于202451017:00前,将填好的《劳务派遣岗位报名应聘表》(见附件)、中英文版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包括应聘理由、岗位相关工作基础和工作计划等内容)、中英文论文及代表作,以及本硕博期间的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扫描件)、获奖证书扫描件和工作履历方面的证明材料,以RAR压缩包形式(RAR文件名和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应聘部门+岗位类别+姓名+手机号)作为附件发送至邮箱:osf@fio.org.cn。联系人:赵老师,电话:0532-88961760

2.应聘人员收到邮件回复,视为报名成功。未收到邮件回复的,请更换发件邮箱重新发送或电话咨询。

(二)资格审查和面试

按照岗位招聘和应聘人员基本条件要求,进行应聘人员资格条件筛选审查,符合条件的将电话通知进入面试程序,不符合条件的,不再另行通知。

(三)考察和体检

通过面试合格的人员,按岗位面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根据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进入考察和体检程序。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招录有关规定执行,体检或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四)公示

根据面试、考察和体检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并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

(五)聘用

公示结束且无异议,通知拟聘用人员办理劳务派遣工作手续,并按规定时间报到上岗,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应聘岗位。

六、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赵老师(0532-88961760 

邮箱:osf@fio.org.cn

通讯地址: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6 

邮编:26606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事业编制岗位招聘启事

地点:中国 南京;发布时间:2024. 4. 16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是中国土壤科学的发源地、研究中心和人才高地,拥有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和包括3个国家级野外实验站在内的完备科研支撑系统,具备一流的科研软硬件资源,研究力量雄厚,研究手段齐备。网址:http://www.issas.ac.cn/ 

二、招聘岗位:

岗位职责:土壤样品和标本采集、制作与管理,土壤标本馆(博物馆)运行维护与讲解,土壤科普与宣传等。

专业:土壤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与遥感信息等。

应具备的特别知识和技能要求等:学术背景与土壤地理相关,掌握土壤调查、土壤评价等技能,熟悉我国土壤资源特点、土壤发生发育规律及类型分布特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基本要求

199611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位者可放宽至199311日)。身体健康,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动手实践、沟通协调、安全服务和执行能力。

四、相关待遇

由单位提供稳定的薪酬待遇,一次性发放购房及安家费5万(博士10万),首个聘期提供集体宿舍。

五、应聘程序

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报名,提交3个文件(不要压缩打包成一个文件):

)应聘申请表(Word版本);

)个人信息简表(Excel版本);

)证明材料(集成一个PDF文件,一般控制在10M以内,包括代表作首页、学历学位证或学生证、外语等级证书、重要获奖证书、技能证书等,代表作首页等不要通过Word插入图片及输入文字等进行编辑)。

报名截止日期:202455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人事处

联系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25-86881512

邮箱:renshichu@issas.ac.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2024年度公开招聘公告

地点:中国 武汉;发布时间:2024. 4. 22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长江流域(含西南诸河)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为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支撑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如下:

一、招聘岗位

(一)河湖生态保护研究

岗位名称:河湖生态保护研究

岗位类型:专业技术岗

岗位描述:主要从事涉水工程建设与运行对水生态的影响研究等相关工作。

专业:水利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生生物学。

(二)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研究

岗位名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研究

岗位类型:专业技术岗

岗位描述:

1.负责开展区域/流域和地块尺度土壤和地下水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或修复相关领域项目的拓展及技术工作;

2.牵头负责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发及项目开展。

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壤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三)生态治理与修复

岗位名称:生态治理与修复

岗位类型:专业技术岗

岗位描述:

1.负责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与修复方案制定,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发;

2.负责或参与各类相关产学研项目,支撑相关政策及标准制定研究,撰写相关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

3.负责市场开拓、项目谋划、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编制、项目实施和成果汇总等。

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水生生物学、生态学。

二、主要待遇

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工资及福利待遇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现行政策和用人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三、招聘程序

1.报名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58日。

2.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名方式,不设现场报名,不接受电话或邮寄报名。应聘人员填写报名登记表(附件2)和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3),将身份证、各阶段毕业证和学位证、工作经历证明(仅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含劳动合同或社保缴纳证明)、执业资格证书(如有)、科研项目、论著、专利、获奖荣誉以及其他业绩证明材料扫描合并成1PDF文件,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jcky@cjjg.mee.gov.cn)。PDF文件名和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应聘岗位+姓名

3.报名要求:每名应聘人员仅限报考一个岗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不得使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收到报名邮件回复,视为报名成功。未收到邮件回复的,请更换发件邮箱重新发送应聘材料。

招聘程序详细信息见:https://cjjg.mee.gov.cn/xxgk/tzgg/202404/t20240422_1071349.html

四、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人事处

联系电话:027-82901059

电子邮箱:jcky@cjjg.mee.gov.cn

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永清小路13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关于召开“全国第一届南海岛礁工程环境力学会议”的第三轮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20484457515577344.html

大会时间:2024510日至12 

大会地点:中国 佛山 

联系方式:

联系人:程马遥,文凯,戴悦

电话:18820847846 13621456275 17671799762

电子邮箱:chengmayao@163.com 814383604@qq.com daiyue9611@sina.co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第十九届全国环境力学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s://ehydro.qhu.edu.cn/

大会时间:2024816日至18 

大会地点:中国 西宁 

联系方式:

联系人:石旭芳,乔禛

电话:13897215701 15897149790

电子邮箱:2014990030@qhu.edu.cn 2023990049@qh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流体力学量子计算前沿研讨会”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s://www.cstam.org.cn/article/20404832819736576.html

大会时间:2024712日至14

大会地点:中国 北京

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耀民,熊诗颖

电话:13810261259 18569415934

会务组电子邮箱:yaomin.zhao@pku.edu.cn shiying.xiong@zju.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第二届BICTAM-CISM离散多相流研讨会”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calliope.dem.uniud.it/BICTAM-CISM-2024/

大会时间:2024821日至23 

大会地点:中国 北京 

联系方式:

联系人:Jie Chen, Lihao Zhao

电子邮箱:chenjie@cstam.org.cn zhaolihao@mail.tsinghua.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Wall-resolved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

作者信息:

Wang Guohua, Lei Junqing, Wang Ping, Feng Shengjun, Zheng Xiaojing

电子邮件地址: xjzheng@lzu.edu.cn

文章地址:

Wang G, Lei J, Wang P, et al. Wall-resolved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J]. Physics of Fluids, 2024, 36(2), 023339.

ABSTRACT:

Most of the existing numerical studies on wind-blown sand flow simplify sands into single-size particles, whereas natural wind-blown sand flow is a two-phase flow with mixed-size particles, thus, the simulation of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 is necessary. In the present work, wall-resolved large eddy simulations of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s are realized. Each sand in the wind field is tracked using the Lagrangian point-particle model. 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particles in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 a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bed erosion.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sand-bed collision on simulation, the splash function is modified in the present si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reveals that in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 the fraction of rebound sand particles in all the saltation particles is approximately 0.6, which is twice times of the ejected sand particles, 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and rebound angle greatly affec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mixed-size sand-laden flow. Meanwhile, the mean size of the saltation sand particles decreases with height and is 20% lower at the top of the saltation layer than that near the sand bed in the present simulation. Further analysis by grouping of sands with their size shows that the sand transport intensity of small sands decreased more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height. The volume fraction and sand transport intensity of small sand particles exceed those of medium and large sand particles at heights y/δ=0.05 and y/δ=0.1.

[返回本期目录栏]

--------------------------------

Effect of slip-induced fluid inertial torque on the angular dynamics of spheroids in a linear shear flow

 

作者信息:

Cui Zhiwen, Liu Huancong, Qiu Jingran, Zhao Lihao

电子邮件地址: zhaolihao@tsinghua.edu.cn

文章地址:

Cui Z, Liu H, Qiu J, et al. Effect of slip-induced fluid inertial torque on the angular dynamics of spheroids in a linear shear flow[J]. Physics of Fluids, 2024, 36(3), 033338.

ABSTRACT:

The angular dynamics of tiny spheroidal particles in shear flow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but most of the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effect of strong shear, whil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both shear and slip veloc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particle has been less considered. Actually, the fluid inertial torque induced by the slip velocity between particle and flui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spheroid angular dynamic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investigate these dynamics theoretically until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fluid inertial torque at a small Reynolds number was derived by Dabade et al. [J. Fluid Mech. 778, 133–188 (2015)].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fluid inertial torque on the particle rotations is considered in a linear shear flow with a small streamwise slip velocity at the center of the particle. We find that as the fluid inertial torque dominates, the prolate spheroids tend to logroll while oblate ones have a tendency to tumble or align to a direction with a relative angle to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 These results are opposite to the earlier results in the absence of the fluid inertial torque. Different ultimate rotation modes of spheroids are dependent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between the fluid inertial torque and the particle inertia, as well as the initial orientations. This reflects a non-trivial effect of fluid inertial torque on the angular dynamics of inertial spheroidal particl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52, Part 2, July 2024

 

Full Paper

Assessing groundwater quality dynamics in Madhya Pradesh: Chemical contaminants and their temporal patterns

Metabolomics in human SGBS cells as new approach method for studying adipogenic effects: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DINCH and MINCH on central carbon metabolism

Seasonal hydrological dynamics affected the diversity and assembly process of the antibiotic resistome in a canal network

Chronic exposures to cholinesterase-inhibiting pesticides adverse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agricultural workers in India

Z-scheme heterojunction composed of Fe-doped g-C3N4 and Bi2MoO6 for photo-fenton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s over a wide pH range: Activity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Evolution origin analysis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a typical mining area: Insights from water-rock interaction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dentification of hot spots and co-occurrence patterns of activities on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and transthyretin binding in passive samplers from Czech surface waters

Uranium contamination of bivalve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speciation and localization

Assessment of rare earth elements variations in five water systems in Beijing: Distribution,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fractionation patterns

Mercury distribution, bioaccumulation, and biomagnification in riparian ecosystems from a neotropical savanna floodplain, Araguaia River, central Brazil

Diatom bloom trigger notable variations in microzooplanktonic ciliate composition, body-size spectrum and biotic-abiotic interaction in the Arctic Ocean

Methane sink of subterranean space in an integrated atmosphere-soil-cave system

Insights into tolerance mechanisms of earthworms (Eisenia fetida) in copper-contaminated soils by integrating multi-omics analyses

Statistical optimized production of Phytase from Hanseniaspora guilliermondii S1 and studies on purification, homology modelling and growth promotion effect

Gray mesoporous SnO2 catalyst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with high partial current density and formate selectivity

Ecological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s of heavy metals and their accumulation in a peanut-soil system

Could soil microplastic pollution exacerbate climate change? A meta-analysi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soils polluted by chemical and technogenic ways with 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heavy metals

Transport of polyethylene and polypropylene microplastics under the action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Role of pesticide adjuvants and neonicotinoid active ingredients

Unveiling the capacity of bioaugmentation appl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biochar and rhamnolipid for TPHs degradation in aged hydrocarbons polluted soil

Multi-omics association study of hexadecane degradation in haloarchaeal strain Halogranum rubrum RO2-11

Recovery of organic matters by activated sludg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Machine learning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modeling of tetracycline adsorption using activated carbon derived from Cynometra ramiflora fruit biomass

Optimizing alkali-pretreatment dosage for waste-activated sludge disintegration and enhanced biogas production yiel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soil PTE in a northern industrial county using PMF model: Partitioning strategies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s

Influence of microbial inoculation site on trichloroethylene degradation in electrokinetic-enhanced bioremedi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soils

Variation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compacted loess overburden during wetting-drying cycles

Bioremediation and bioscavenging for eli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threats: An approach using enzymatic advancements

Stratified control of chemical crystallization in a pellet fluidized bed for pH-Adjusted fluoride and phosphate reduc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The enhancement of energy supply in syngas-fermenting microorganisms

Deep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and microbial ecological mechanisms behind waste activated sludge digestion triggered by persulfate oxidation activated through multiple modes

Deciphering carbon dioxide fluxes and interactions in the Ganga river Basin of South Asia

Magnetic recyclable visible light-driven Bi2WO6/Fe3O4/RGO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icrocystin-LR: Mechanism, pathwa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Promoting oxygen vacancies utility for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via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by reduced Mg-doped Co3O4: Kinetics and key role of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Magnetization and ZIF-67 modification of Aspergillus flavus biomass for tetracyclin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A stable and efficient composite

The effect of quorum sensing on cadmium- and lead-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activated sludge: Removal efficiency, enzyme activit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pplication of cobalt-cerium-iron ternary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for extraction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followed by HPLC-MS/MS analysis

Nitrate transformation and source tracking of Yarlung Tsangpo River using a multi-tracer approach combined with Bayesian stable isotope mixing model

Recovery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of anammox reaction following inhibition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review

Bioremedia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by extracellular enzymes of white rot fungi immobilized with sodium alginate/hydroxyapatite/chitosan microspheres

Complexation mechanism of Pb2+ on Al-substituted hematite: A modeling stud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Degradation of thiocyanate by Fe/Cu/C microelectrolysis: Role of pre-magnetization and enhancement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facilitated by biogenic manganese oxides (BioMnOx)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Mn(II)

Evaluation of acetanilide and antipyrine adsorption on lignin-derived activated carbons

Adding carbon sources to the substrates enhances Cr and Ni removal and mitigate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Investig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ss wastes via particle feeder in downdraft gasifier

Transforming pollution into solution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indoor microplastics while converting to value-added products

Recent advances in catalyst design, performance, and challenges of metal-heteroatom-co-doped biochar as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or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Metabolomic reveals the responses of sludge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ies to high nitrite stress i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phage resistance and the origin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host bacteria under the co-exposure of antibiotic and bacteriophage

Microbial oases in the ice: A state-of-the-art review on cryoconite holes as diversity hotspots and their scientific connotations

Exposure of the general French population to metals and metalloids in 2014–2016: Results from the Esteban study

Associations of neighborhood greenspace, and active living environm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in Ontario, Canada

Prenatal risk factors of indoor environment and incidence of childhood eczema in the Japan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Study

Iridium oxide-based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 Superior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media

Roadway construction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to examine air pollution impacts on infant health

A nationwide case-referent study on elevated risks of adenocarcinoma lung cancer by long-term PM2.5 exposure in Taiwan since 1997

Long-term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nd precocious puberty in South Korea

Citizen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A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and creation of a guidance tool issued from the LILAS initiative

The role of European politics in Steering urban environmental health policies

Heavy metals and metalloids exposure and liver function in Chinese adults —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An evaluation of fungal contamin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M levels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erinatal exposure to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child neurodevelopment: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of outcomes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Cefixime loaded bare and functionalized halloysite nanocarrier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mbient PM2.5 and specific sources increase inflammatory cytokine responses to stimulators and reduce sensitivity to inhibitors

The impact of prenatal mercury on neurobehavioral functioning longitudinally assessed from a young age to pre-adolescence in a Spanish birth cohor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447973/2024/60/4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research/vol/252/part/P2

Water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vol/256/suppl/C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508/suppl/C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ydrology/vol/635/suppl/C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water-resources/vol/188/suppl/C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0652/volumes-and-issues/24-1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journal-of-fluid-mechanics/volume/2D268C8792A3B26ADF4FB2B1290EDFF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vol/350/suppl/C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energy/48/1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395590/2024/69/4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

https://wire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77799/2024/15/2

[返回本期目录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