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力学文摘”,第86期

发布时间:2024-01-03 访问量:1189

环境力学文摘,第86期,202413

 

投稿信箱:huanjinglixue@hhu.edu.cn, huanjinglixue@163.com

过刊浏览与下载:http://jsstam.org.cn/Envi_mach/

订阅或退订邮箱:huanjinglixue@hhu.edu.cn, huanjinglixue@163.com

本期编辑:刘青泉孙洪广

依托单位:中国力学学会环境力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环境与灾害力学专业委员会

每月发送,免费订阅、自由退订。欢迎发布信息、交流体会、共享经验。

 

本期目录

新闻报道

“最暖年”为什么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中等强度,超百人遇难:积石山地震为何伤害这样大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科学家揭示地震滑移事件的物理机理

专家呼吁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

全球海洋生物碳泵分布格局获揭示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的气候历史

正在移动的世界最大冰川有危险吗?

人才招聘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2024年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深部资源与环境力学研究团队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张干研究组诚聘博士后

学术会议

关于召开“第三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七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十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ERESD 2024)”的通知

论文成果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transport fluctuation in near-neutral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Vertical water entry of a hydrophobic sphere into waves: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nd experiments

学术期刊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Volume 59, Issue 12, December 2023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

新闻报道

--------------------------------

“最暖年”为什么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微信公号

冬季以来的气候特点

今年12月上旬偏暖显著,月中降温幅度大。12月以来(截至18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多。这期间,全国平均气温-1.3℃,较常年同期偏高0.9℃,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

全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121-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历史同期最高,云南、宁夏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但从14日开始,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冬季以来,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降水分布差异大,中东部地区大致呈北多南少态势,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北京和河南均为第二多,陕西为第三多。

1214-17日,我国出现大范围寒潮过程,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相态复杂、累计降水量大、落区与前期过程重叠度高等特点。有95个国家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山西大同过程最大降温幅度最大,达26.3℃。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约59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2.2%,其中,降温幅度超过14℃的约162.5万平方公里。福建连城(16.6℃)、江西安远(16.5℃)、四川峨眉山(16.5℃)、广西桂平(15℃)等1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受寒潮影响,华北东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北部和中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毫米,其中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湖北中部等地超过25毫米,局地超过50毫米。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城市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均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北方的大范围降雪虽然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也给各地换上了别样的风景。

后冬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后冬(2024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但冷暖起伏明显,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后冬我国中东部降水偏多,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在冷空气间歇期,大气扩散条件转差,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和长三角等地或出现雾和霾。

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寒潮一来这么冷?

今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预测结果也显示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怎么看都跟最近这寒潮相矛盾,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例如,今年秋季113-7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这个时段内气温断崖式降低,比历史同期低了不少,但如果计算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发现是1961年以来最高,所以是“最暖的秋季”。

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这种差异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环绕在极地周围,它被称之为西风急流。西风急流就像“围栏”一样,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稳定的极涡被强大的西风急流限制在北极地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3倍。北极地区增温,与中低纬度气温差减弱,难以维持强大的西风急流,极涡内的冷空气变得“躁动不安”,更容易分裂南下。北极来的冷空气,其温度远远低于我们生活的中低纬度地区,多次出现的寒潮天气让我们感到“冷冷冷”。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但是,冷空气过程强度不仅仅受厄尔尼诺影响,也与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也有很大关系。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为双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伴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地区由前期盛行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将热带水汽向我国大陆地区输送,因此来自中高纬的寒潮过程配合来自低纬的丰沛水汽条件,导致我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此外,地面积雪造成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回温较慢。

中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增大。例如:2020214-17日,全国型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出现812℃的降温,局地降温18℃以上;东北、华北东部、黄淮等地出现降雪(雨)天气,吉林省有7站最大积雪深度超过40厘米;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多省出现冰雹、大风、雷电、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2016120-25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全国过程降温超过6℃面积达到786万平方公里, 529县市过程降温超过12℃16县市超过18℃2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5日,广州出现建国以来首场降雪。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等强度,超百人遇难:积石山地震为何伤害这样大

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121823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16时,此次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青海14人遇难。目前,地震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

此次中级地震伤亡人数为何偏高?当地历史上是否发生过强震?余震影响如何?《中国科学报》就此邀请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袁道阳进行分析解读。

震源位于南北地震带

《中国科学报》:此次中级地震伤亡人数为何偏高?

徐锡伟:此次地震伤亡人数出乎我的意料。6.2级属于中等强度地震,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强震不同,这样背景性的地震发生率更高。

造成此次地震人员伤亡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震中地区位于山区,坡度较陡、地基不稳,相对容易造成崩塌现象。其次,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不够,震动破坏条件下很容易倒塌或发生边墙倒塌。此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震发生在深夜,大部分人已经休息,地震来时可能来不及躲避。

《中国科学报》:此次地震有何地质背景?

徐锡伟:此次地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南北地震带上,是地球活动相对比较强烈的地方。从震中位置来看,它和北西向的拉脊山断裂带密切相关,考古研究表明这条断裂带上曾发生过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此次地震分析表明,此次地震与汶川地震相同,为逆冲型破裂。逆冲型地震就像两辆迎面行驶的车发生碰撞后,一辆车前部飞到了另一辆车顶部,这类地震的破坏力比“擦肩而过”的走滑型地震更强。

袁道阳:这次地震发生地区的地震构造是拉脊山弧形断裂的积石山东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该断裂有新活动,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类似的,门源地震和玛多地震都是发生在晚第四纪活动断层上。

历史上曾发生特大地震

《中国科学报》:历史上这一区域地震活动情况如何?

袁道阳:这是甘肃省继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据史料记载,积石山县本身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其附近地区,特别是靠近西秦岭北缘断裂的康乐地区,曾于1936年发生过6.7级左右的地震。此外,历史上拉脊山断裂带附近曾有5级左右的地震记录。

徐锡伟:近年来,附近区域曾发生过几次五六级的中等强度地震。根据地质考古学研究,在距今4000年到3000年前,这一区域曾发生过一次特大地震,地表破裂,附近黄河河堤变形,形成了大面积的滑坡和堰塞湖,导致了特大洪水,形成了如今的喇家遗址。

《中国科学报》:此次地震余震情况如何?

徐锡伟:我认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专家们的观点,这次地震是主震-余震型。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计,此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3次,均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地震带上,这里地震活动原本就很频繁,所以需警惕余震。

西部台网密度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科学报》:甘肃、青海地震台网布局如何?

徐锡伟:我国地震台网布设较为广泛,但甘肃、青海等地的台网密度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仍有提升空间。地震台网系统就像“守夜人”,仪器设备24小时工作,但当前我们对地震机理的认识仍不完善,所以对于地震三要素,即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仍然无法准确预测预报。

《中国科学报》:当前我国还有哪些提高地震监测精度的办法?

徐锡伟:提高地震监测预警精确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摸清活动断层,目前我们已经明确了上千条可能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活动带。同时,近年来,中国地震局采用微重力监测等手段,将一些风险系数较高的活动断层带,划定为年度重点危险区,并对这些区域进行重点监测。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以救援消防队为主力军的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灾后救援越来越有序。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机理研究和认识。

《中国科学报》:对灾后救援和建设有何建议?

袁道阳:目前,积石山县的受破坏程度、震源深度以及当地民房的受破坏程度等都在持续调查中。根据现有情况看,县城附近的吹麻滩镇距离积石山东缘断裂带只有几公里,这个地区房屋损坏可能比较严重。积石山东缘边上的村庄可能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因为民房较多且大多为土坯或砖木结构,所以要谨防余震带来的二次危害。同时,此次地震区域气温在零下十几度,要注意防寒,避免出现冻伤情况。

徐锡伟:灾后重建要注意两件事。在重建选址时尽可能避开目前已知的活动断层带,不跨断层建设,同时要选择边坡稳定性更好的地基建设,防止地震带来的滑坡等次生灾害。在房屋建设方面,要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建造房屋,以减少人员伤亡。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研究揭示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沈春蕾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分析了2001-2020年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秋季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212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

据了解,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水热平衡过程。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寒冷干旱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是受温度还是水分主导仍然存在争议。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分布,沼泽相对充裕的水分条件为进一步揭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明确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能为预测区域碳循环、揭示植被与气候变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利用研究工具分析显示,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秋季物候(生长季结束期)在过去20年总体呈显著推迟趋势,约每十年推迟4.1天。对整个青藏高原平均而言,气温的升高会导致沼泽植被秋季物候延迟,夜晚增温的推迟作用大于白天增温,而降水变化对秋季物候影响并不显著。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沼泽植被秋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水分条件对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秋季物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土壤湿度的降低,降水增加对沼泽秋季物候推迟作用逐渐增强,而白天气温升高对秋季物候推迟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会导致秋季物候期提前。

该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即使在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可利用水分仍可能存在不足。在全球昼夜不对称增温,即夜晚升温快于白天的背景下,研究揭示了白天和夜晚温度对沼泽植被秋季物候具有不对称(不同)的影响,并强调在全球寒冷和干旱地区,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模型预测植被物候时,还需着重考虑水分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植被与气候变化关系及高寒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返回本期目录栏]

--------------------------------

科学家揭示地震滑移事件的物理机理

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127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滑坡动力学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高精度时间分辨率快速、慢速地震相似膨胀性机理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黄润秋和许强的指导下,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胡伟带领团队联合法国巴黎朗之万研究所、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新西兰地质与核技术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共同攻关,揭示了快速和慢速地震(及滑坡)粘滑不稳定相似膨胀性机理,对揭示快、慢速地震的产生机制及滑坡的启滑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颗粒物质的粘滑不稳定行为是地震学、滑坡学和颗粒物理学的国际热点交叉研究领域。地震断层带及滑坡滑带均由颗粒物质组成,其粘滑不稳定特性直接控制断层及滑坡的启滑,相关研究对深入认识快速和慢速地震及滑坡的形成机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快、慢速滑移作为粘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失稳破坏模式,其物理机理缺乏系统的高时间分辨率实验研究,从而限制了相关物理机理的揭示。以往研究通过同震应变张量,观测到断层滑移膨胀行为,然而实验室快速滑移事件却表现出压缩行为,这造成了几十年来实验室研究与野外观测不一致的学术争议。

本研究在传统粘滑实验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高时间分辨率位移、声发射、应力同步采集系统,实现了粘滑过程高精度多通道同步采集(采集频率最高10 MHz)。基于此系统,发现了快速滑移具有膨胀性,从而使实验室观测与现场地震观测符合,解决了几十年的学术争议。研究还发现快、慢速滑移事件具有相似的声发射频谱,表明两种滑移事件具有相似的物理过程。

研究团队对粘滑过程的快、慢速滑移事件进行高精度分辨率同步采集,发现快、慢速滑移事件具有相似的膨胀性,揭示了快、慢速滑移事件的物理机理,本研究对理解断层错动以及滑坡启动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专家呼吁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

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127日,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发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该蓝皮书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编撰,分析了2001年至2022年全球林火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和时空动态,并评估了全球主要极端林火事件气候环境效应。

蓝皮书显示,2001年至2022年的22年间,全球林火共排放339亿吨二氧化碳,年均森林过火面积为4695万公顷,是同期年均人工林增长面积的11倍,林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碳排放源。

专家呼吁,未来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同时加强对极端林火的防范与管理,深化相关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共同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极端林火碳排放不容忽视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过程,显著影响森林的组成、结构和演替特征,从而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蓝皮书显示,2001年至2022年间,全球林火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半球高纬度针叶林区的林火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加趋势。

通过对全球典型极端林火事件的梳理,蓝皮书指出,林火是不容忽视的碳排放源,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极端林火事件频发是造成近年来全球林火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5年,全球发生了10起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亿吨的极端林火事件,主要发生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释放的二氧化碳远超同区域多年林火碳排放的总和,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2023年加拿大极端林火事件的直接排放二氧化碳超过15亿吨,高于加拿大过去22年林火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总和的13.74亿吨,严重削弱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此外,20235月至8月,加拿大林火累计排放1002万吨细颗粒物(PM2.5),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波及本国全境,还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北半球广大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积极的管理政策能减少极端林火发生概率

利用卫星观测数据,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排放因子,蓝皮书分析了中国林火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5.4%,但林火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林火碳排放总量的0.65%,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01年至2022年间,中国林火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10亿吨。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指出,中国林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与积极的林火防控政策有关。

他介绍,世界各国对林火管理秉承不同的理念。中国自1987年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实行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林火防控工作方针,林火管理基本实现了早发现、早扑灭,极大降低了林火的发生。

蓝皮书指出,在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松散的林火管理政策增加了极端林火的发生概率,对林火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

亟需建立全口径碳核算体系

鉴于林火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碳排放源,蓝皮书指出,应当将林火碳排放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

“目前全球碳排放核算体系中只考量人为排放,不包括自然排放。我们建议将林火纳入全球碳核算体系,建立起包括自然过程的全口径碳核算体系,全面科学地对碳排放量进行监测和计量,同时将林火碳排放的风险防控纳入碳汇林市场的碳交易体系。”朱教君说。

专家呼吁,深化林火碳排放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林火风险识别、预测预警和防控技术体系,研发灾后植被重建和碳汇快速恢复技术,建立统一标准的林火碳排放计量与评估系统。

“林火碳排放还缺乏核算标准体系,我们希望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建立起更灵活、分辨率更高的全球火灾数据库。”朱教君告诉《中国科学报》。

此外,蓝皮书建议,要加强极端林火防范与管理,将可燃物处理纳入森林管理,通过计划火烧、机械清除等方式,减少可燃物载量,降低林火发生强度。因地制宜,调整森林树种组成,优化防火林带结构和布局。

对于蓝皮书的研究成果与建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评价,这是基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长期积累和最新工作,提出了对全球林火碳排放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目前,全球亟需对极端林火碳排放开展全面的研究,也亟需建立全面客观公正的碳排放监测和计算系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车慧正评价,蓝皮书是生态学、气象学、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全球海洋生物碳泵分布格局获揭示

作者:温才妃 欧阳桂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127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为磊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该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逆向反演模式,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揭示了平流+扩散输出(包括混合层泵、潜沉泵和溶解有机碳扩散输出等)在全球生物碳泵及深层海洋碳收支中的重要作用,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碳汇的估算提供了重要参考。

海洋生物泵通过将有机碳从表层输出到中深层海洋,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长时间封存,是海洋碳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海洋生物碳泵涉及多个复杂过程,且多难以观测和量化。目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而基于地球系统模式和卫星观测的估算则存在较大分歧。因此,对海洋生物碳泵的准确估量是目前气候科学及地球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该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逆向反演模式,通过将海洋碳、磷和氧元素的循环进行整合,建立了生物碳泵以及营养盐等参数,包括溶解无机磷DIP、溶解无机碳DIC、总碱度ALK、氧气O2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反演关系。主要的创新点在于,由水文参数的分布反推生物泵通量,避免了对海洋生物碳泵具体过程的直接模拟。

本研究根据有机物的输出形式将生物碳泵分为平流+扩散碳输出和非平流扩散输出。课题组研究发现,平流+扩散输出在部分区域的贡献率可高于50%。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洋,如亚热带的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南大洋辐合带。研究还发现,如果考虑全路径碳输出,大洋中总碳输出可以满足中深层海洋呼吸作用的碳需求。

研究进一步从碳在海洋中的滞留时间角度,提供了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碳和由生物碳泵产生的再生DIC储量对停留时间(τ)的分布函数,首次为生物碳泵提供了时间域视角。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的气候历史

作者:帅俊全 褚尔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是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交互作用区,这里构造变形复杂,高山峡谷地貌险峻,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12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学术期刊《全球和行星变化》发表最新成果,揭秘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隆升的气候历史。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从早期炎热干旱的低海拔沙漠到现代季风气候控制的高原,其演变过程中还经历了夏季炎热干燥、春秋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

据介绍,研究区域芒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缘,平均海拔约4300米。现今,盆地的气候为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9℃,年降水量为590毫米。结合盆地沉积地层、高精度火山岩铀-铅年代学、植物化石多变量分析、碳酸盐团簇同位素古温度计、氧同位素古高度计和气候模拟,研究团队定量重建了芒康盆地距今4200万年至3600万年的隆升历史。

研究认为,以贡觉、热鲁盆地等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5000万年前是一片炎热干燥的沙漠,海拔仅约700米,形成了大规模的风成沙丘沉积,受西风带气候控制,生长着代表干燥气候的棕榈植物群。4500万年前,藏东南地区开始快速隆升,至3900万年前,芒康盆地古高度为2600米,约3600万年前抬升为现今高度3800米。

丁林院士介绍,藏东南隆升至现今海拔后,水汽传输受到影响,形成了一种过渡态干湿季对比明显的“奇异季风”,这是一种流行于藏东南地区独特的地中海气候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为双峰式降水——春季和秋季有两个季节性降水高峰,降水量每天约4-5毫米,夏季季节性降水较少,每天小于2毫米。类似于现代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干旱,凉爽的雨季从深秋持续到春季。上述夏季高温干旱特征与典型地中海气候非常一致,而与现今藏东南地区林芝、左贡、巴塘、昌都等夏季高温湿润的单峰式季风降水特征完全不同。

另一个支持藏东南地区地中海气候的证据来自植物化石,藏东南贡觉、芒康、热鲁盆地始新世地层保存着与地中海植物区系相似的典型的半干旱或干旱植物,如棕榈,桉属,帕利宾尼亚,栎属,沙棘等,该植物群甚至扩散到中国南方和北方。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距今约4000-3600万年前,一种原始的,与现代不同的气候系统开始控制着藏东南地区。

综合气候模拟结果,研究进一步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表抬升所形成的这种独特的气候模式,导致了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季节性降雨加剧气温的季节变化和风化剥蚀,使得青藏高原东南缘河流下切广泛,高原隆升和气候的协同作用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高原地形起伏,促进了新物种的形成,推动了东亚生物多样性的现代化进程。该研究为验证青藏高原差异性隆升模式提供重要证据,也为回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圈层耦合作用过程奠定了基础。

[返回本期目录栏]

--------------------------------

正在移动的世界最大冰川有危险吗?

作者:辛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被困在南极海底近40年的世界最大冰山正在移动。这座名为A23a的冰山现在已经漂出了南极洲的最北端,正在温暖的海水中融化。

冰山现在在哪里?

目前,冰川在南极半岛的北端,从南极洲西部一直延伸到南美洲。英国南极调查局提供的卫星图像显示,2022年至2023年期间,这座冰山在洋流和风的推动下,在南大洋的威德尔海上移动了数千公里。11月下旬,大量的冰到达了南极半岛。

威德尔海的大多数冰山最终都被洋流带到南大西洋的“冰山巷”,它们最终在那里融化。

冰川是什么时候开始移动的?

1986年,这座冰山首次从南极洲西部的费尔奇纳-罗尼冰架上崩解,随后立即搁浅在海底,并在那里停留了30多年。2020年,英国南极调查局Andrew Fleming注意到该冰山开始移动,并表示,该冰山最终会缩小到足以失去抓地力并开始移动。

冰山有多大?

该冰山大约有400米厚,占地近4000平方公里,相当于纽约市面积的四倍多。虽然该冰川是目前世界海洋中最大的冰山,但它并不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2021年从南极洲西部分离出来的A-76冰川,其面积为4320平方公里。

像这样的巨型冰山有多罕见?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Chad Greene说,像A23a这样的大冰山大约每十年会从南极洲冰架上脱落一次,费尔奇纳-罗尼冰架大约每50年发生一次这样的事件。“冰山就像地震,有很多小地震,也有一些像A23这样的大地震。”

Greene表示,这些巨大的冰山被困在原地并保持这种状态,在接近冰点的南极水域中不会融化,并不罕见。“这么大的冰山可以在一个地方呆上几十年,然后有一天决定离开”。

冰山有威胁吗?

这座冰山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但如果它搁浅在南大洋企鹅或海豹等野生动物的觅食或繁殖地,可能会给它们带来问题。

冰山的移动与气候变化有关吗?

Fleming指出,研究人员认为冰山最近的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水变暖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Greene还说,该冰山的行为类似于正常的冰山生命周期活动。

然而,Greene同时指出,很明显,冰山脱离南极洲的速度比冰雪增加质量的速度要快,“这意味着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南极冰盖以显著的速度失去质量”。

研究人员对南极最近的极端气候感到震惊,包括创纪录的高温和大面积的海冰消失,海冰是用来缓冲大陆冰架免受温暖的海水和海浪影响的。

据悉,在2022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后,今年南极大陆周围的海冰没有像往常一样恢复得那么多,直到南部冬季仍远低于平均水平。今年9月,南极海冰面积创下新纪录,比1986年创下的历史最低纪录还要小100多万平方公里。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人才招聘

--------------------------------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2024年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招聘启事

地点:中国 成都;发布时间:2023. 12.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成都山地所”)成立于1966年,自建所以来,结合区位优势、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基础,面向国家山区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战略需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山地灾害研究与防治、脆弱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山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根据《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制度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结合研究所科研布局与学科发展的需要,现面向国内外诚聘优秀青年人才。

一、岗位类别:

特别研究助理等科研岗位

二、岗位职责: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有独立的研究能力;

2.正确把握学科动态和学科发展方向,参与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科技任务。

三、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具有为我国科技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认同我院和我所的创新发展理念,热爱山地科学研究;

2.身体健康,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应聘特别研究助理的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应聘当年报名日为准计算);

3.从事山地科学及相关领域学科研究,在本领域内出类拔萃,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发展潜质;

4.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及“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者优先且提供不低于60万的项目匹配经费支持;

5.具有一个聘期特别研究助理或博士后经历的,可参考特别研究助理岗位需求应聘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研人员。其他在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公立研发机构具有3年以上连续工作经历的,在符合研究所岗位聘用条件的前提下,可应聘相应科研岗位,特别优秀的可按成都山地所高层次人才招聘启事中相应人才类别进行应聘。

四、岗位需求

招聘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泥沙运动力学、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地质学、计算机学、力学、测绘学、水文学、冰川水文、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生态学、人文地理学等专业背景的博士毕业生,详见附件1:成都山地所特别研究助理岗位需求。

五、应聘流程

1.报名:符合应聘条件者均可报名。报名时请填写附件2:应聘登记表和附件3:信息简表,并与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扫描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首页;能够证明本人能力和水平的其他材料(包括博士导师推荐信、主持项目证明、出版专著、授权专利、获得奖励、最高学历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一并压缩打包,压缩包名称修改为:[姓名]+[毕业学校]+[专业背景]+[应聘部门],如“张三+清华大学+水土保持+灾害室”,发送电子邮件至:zhaopin@imde.ac.cn,邮件(主题)名与压缩包名称一致。

备注:

1)应聘前可登录我所网站了解各研究部门及合作导师相关信息,所网链接:http://www.imde.ac.cn/

2)应聘部门可选“灾害室”、“环境室”、“数字山地”、“山区发展”;

3)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网址为:https://www.chsi.com.cn/xlcx/rhsq.jsp

2.初审及面试:

1)初审:由研究所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初审者将得到电话或E-mail通知,参加竞聘答辩,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2)面试:面试内容包括综合测试、体检、面试报告和答辩等内容,具体要求将通过邮件告知。

3)公示及聘用:体检合格且经所务会讨论通过,公示无异议后,研究所进行聘用,签订聘用合同。

六、聘后待遇

1)聘期:首聘期三年,符合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要求的需进入流动站工作;

2)待遇:待遇参考研究所副高水平,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享受中国科学院及山地所职工相关福利及待遇;

3)晋升:首聘期间可以按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职称晋升;

4)考核:聘期内可根据条件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首聘期满根据考核情况可申请编制内聘用岗位,并根据条件申报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项目。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

联系部门:人事教育处

人:赵老师,代老师

联系电话:(02885239614

电子信箱:zhaopin@imde.ac.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深部资源与环境力学研究团队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地点:中国 北京;发布时间:2023. 12. 8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深部资源与环境力学研究团队公开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诚挚欢迎有志青年加盟研究团队,我们携手并进、共襄发展。

一、招聘岗位

本次招聘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及社会在职人员,招聘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岩石力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1~2名,拟开展复杂常规非常规油气储层介质渗流力学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以及CO2地质封存和稳定性等方面研究工作。

二、招聘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 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3. 具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岩石力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

4. 申请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5. 进站从事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人员,须将人事关系转入力学所,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研究工作。

三、岗位待遇

1. 基本年薪一般不低于20万元,针对特别优秀的人才,上不封顶;

2. 提供流动公寓或住房补贴;

3. 提供各类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等国家级项目申报机会;

4. 合同期满,可申请力学所事业编制岗位或中科院有关人才项目。

四、报名要求

1. 报名时间:不限,岗位招满为止。

2. 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1)岗位应聘申请表(可在附件中下载);

2)学历、学位证书、成绩单、身份证和有关技能证书复印件;

3)获奖证书复印件;

4)论文、专利、专著目录及代表性论著。

3、特别说明:

1)邮件标题请按照姓名-专业-毕业学校-最高学历-毕业时间填写;

2)欢迎研究领域与招聘岗位相关或相近的人员报名。

五、报名方式

请将申请材料发至邮箱:wjshen763@imech.ac.cn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82544017

[返回本期目录栏]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张干研究组诚聘博士后

地点:中国 广州;发布时间:2023. 12. 12

一、团队简介

张干研究组开展现代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以有机地球化学学科方法和手段,研究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命运,示踪地球表层系统碳动态,探查地外有机质,服务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碳减排/碳中和,和深空探测需求。

张干研究员简介: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学科方向为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和天体有机地球化学。近期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单体有机化合物的碳十四同位素分析技术(CSRA)及其应用、多环芳香有机质与黑碳物质的环境命运与效应、天然和人为卤代有机化合物的环境地球化学、地外有机质探查等。研究成果在NCES&TJGR等期刊发表论文45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25,000余次,h指数为81 (Web of Science),入选Elsevier环境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科学家(2014-2022)。现任《地球化学》、《Carbon Research》副主编,《地球与环境》、《生态毒理学报》、《Emerging Contaminants》等期刊编委。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等荣誉。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2013)。

更多信息,请参见学科组网站:http://www.garden-of-excellence.cn/

二、岗位需求

岗位一:天体有机地球化学。综合运用微束微区分析、有机质谱成像、热分析、超高分辨率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等技术方法和手段,探索陨石、月壤等地外样品及其地球类比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分子组成及其成因演化。(与钟广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徐玥副研究员等合作)

岗位二: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外场观测结合模拟实验,研究环境中有机磷阻燃剂、氯化石蜡、多/全氟化合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源汇过程。(与赵时真副研究员合作)

岗位三:地表系统碳动态。在学科组拥有的环境碳同位素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与我们沟通,就地表系统碳示踪、碳动态等进行自主选题。尤其欢迎来自森林与土壤碳动态、海洋与湖沼碳循环等学科方向的同学加盟。(与李军研究员合作)

三、应聘要求

岗位一:有从事深空探测与地外有机质探索的浓厚兴趣。具备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本科科班背景,和有机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天体地球化学博士学位。有较强的地质有机质表征/分析和/或热模拟实验基础,熟练掌握各类有机质谱分析技术。发表过英文期刊论文。

岗位二:有较好的环境化学/化学测量学学科背景,有一定的GC-MS/MSGC×GC-MSLC-MS/MS等设备使用经验。发表过英文期刊论文。

岗位三:有较好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化学测量学学科背景,实验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GC-MSLC-MS/MSFT-ICR MSPrep-LCPrep-GC等设备使用经验。发表过英文期刊论文。

四、联系方式

张干(研究员),邮箱:zhanggan@gig.ac.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会议

--------------------------------

关于召开“第三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www.jhydrodynamics.com/the-1st-announcement-of-35th-nchd/

大会时间:20248

大会地点:中国 哈尔滨

联系方式:

联系人:《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辑部

电话:021-63150072

投寄网址:https://sdlj.cbpt.cnki.net/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第七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www.cmgm2024.com/

大会时间:2024531日至63

大会地点:中国 南京

联系方式:

联系人:许诺,郭伟奇

电话:18045127521 15234160737

电子邮箱:xunuo_hit@163.com guoweiqihhu@163.com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关于召开“第十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ERESD 2024)”的通知

重要信息:

详细信息:http://www.eresd.cn/

大会时间:2024529日至61

大会地点:中国 徐州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张老师

电话:0516-83995113 0516-83590258

电子邮箱:gfzhang@cumt.edu.cn cumtzxy@cumt.edu.cn

[返回本期目录栏]

======================================================
论文成果

--------------------------------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transport fluctuation in near-neutral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作者信息:

Bo Tianli, He Qiang

电子邮件地址: btl@nxu.edu.cn

文章地址:

Bo, T. L., & He, Q. (2023).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transport fluctuation in near-neutral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Granular Matter, 25(1), 1-14.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the real-tim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sand flux and wind speed fluctuations in the aeolian sand is carried out.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aeolian sand, the stream-wise wind speed fluctuations with a period (T) greater than 30 s has a small contribution to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but its dominant sand flux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and flux fluctuation intensity. Sand flux fluctuations (T > 30 s) with particle size smaller than 200 μm respond well to the stream-wise wind speed fluctuations. Sand flux fluctuations at different height (T > 30 s) have a higher correlation. Sand flux fluctuations with T < 30 s are not only poorly correlated along the height, but also poor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nd flux fluctuations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f the aeolian sand model is to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 flux along the stream-wise direction, the stream-wise wind speed fluctuation with T > 30 s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dust storms and the design of sand control measure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Vertical water entry of a hydrophobic sphere into waves: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nd experiments

 

作者信息:

Zhao Changze, Wang Qian, Lu Haocheng, Liu Hua

电子邮件地址: hliu@sjtu.edu.cn

文章地址:

Zhao, C., Wang, Q., Lu, H., & Liu, H. (2023). Vertical water entry of a hydrophobic sphere into waves: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nd experiments. Physics of Fluids, 35(7), 073324.

ABSTRACT:

The water entry cavity evolution and its flow structures for a sphere interacting with periodic waves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large eddy simulation is applied in the simulation to accurately capture the turbulent flow near the surface and within the cavity of the sphere. An overset mesh-based numerical wave tank is developed, integrating an overset mesh with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gular waves, to ensure high resolution simulation of velocity fields around the water entry cavity in waves. To validate the numerical model, a physical experiment system is developed, featuring a free-falling setup and an asynchronous pulse trigger system. This experimental setup allows for precise control of the vertical water entry of a sphere at a predetermined phase of a periodic wave. The computed cavity shape and the sphere mo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Notably,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exerted on the sphere exhibit two distinct peaks at the moment of impact and the pinch-off of the cavity, respectively. The gas-phase force acting on the dry surface of the sphere, as the cavity forms and evolves, experiences significant fluctuation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phere's descent. These fluctuations are caused by the accelerating gas flow prior to the pinch-off of the cavity. The changes of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on the sphere for the cases of different water entry phase locations of waves and Froude numbers are discussed.

[返回本期目录栏]

======================================================

 

学术期刊

--------------------------------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Volume 59, Issue 12, December 2023

 

Full Paper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Fluvial Geomorphic Feature Dynamics From Sentinel 2 Imagery: An Application on a Braided River Reach in Northern Italy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Effectively Compensates for Regional Unsustainable Water Use

Identifying Regime Transitions for Water Governanc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Linking Water Age, Nitrate Export Regime, and Nitrate Isotope Biogeochemistry in a Tile-Drained Agricultural Field

A New Highly Parameterized Linear Inversion of Water Table Change and Groundwater Depletion Rate Tested With the High Plains Aquifer, U.S.A.

Event-Based Recession Analysis for Estimation of Basin-Wide Characteristic Drainage Timescale and Groundwater Storage Trends

Contrasting Land and Atmospheric Controls on the Generalize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of Evaporation Over Grasslands and Forests

Panacea or Placebo? The Diverse Pathways and Implications of Drinking Water System Consolida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Change in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the High Plains: The Impact of and Guide on Extensive Groundwater-Fed Irrigation

Impact of Reservoir Operation Policies on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ediment Methan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in a Large Reservoir

Identifying Structural Priors in a Hybrid Differentiable Model for Stream Water Temperature Modeling

Adjustable Robust Optimization for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ion Under Uncertainty

The Effect of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s on Simulating River Dune Dynamics

Baseflow Statistics in Aggregated Catchments

Processes Controlling Formation of Salt Efflorescence in Coastal Salt Flats

A Multivariate Frequency Analysis Framework to Estimate the Return Period of Hurricane Events Using Event-Based Copula

Looking for Theory-Practice Synthesis for Actionable Outcomes: A Continuing Special Collection for Translational Water Research

Rapid Permeability Upscaling of Digital Porous Media via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ng of Large Wood Transport in Bended Channels Considering Secondary Current Effects

Real-Time Irrigation Scheduling Based on Weather Forecasts, Field Observations, an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s

Estimation of Capillary-Associated NAPL-Water Interfacial Areas for Unconsolidated Porous Media by Kinetic Interface Sensitive (KIS) Tracer Method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in a Megacity Under Climate and Economic Changes: A Coupled Sociohydrological Analysis

Effects of Periodic Fluctuation of Water Level on Solute Transport in Seasonal Lakes in Poyang Floodplain System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al-Hydraulic Coupling Behavior for Moraine Soil With Ice Inclusions in a Warm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of Vertical Hydrologic Exchange Flow, Channel Flow, and Biogeochemical Kinetics on CH4 Emissions From Rivers

Asymmetric Dependence in Hydrological Extremes

Train, Inform, Borrow, or Combine? Approaches to Process-Guided Deep Learning for Groundwater-Influenced Stream Temperature Prediction

Reinterpreting Global GRACE Trends Based on Century-Long GRACE-REC Data

Integrating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s of Green and Gray Infrastructure in Urban Stormwater Networks

Emergence of Unstable Focused Flow Induced by Variable-Density Flows in Vertical Fractures

Temporal Gap-Filling of 12-Hourly SMAP Soil Moisture Over the CONUS Using Water Balance Budgeting

A Process-Based Model to Track Water Pollutant Generation at High Resolution and Its Pathway to Discharg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High-Resolution Factors for Improving Soil Moisture Simulations Over China

Untangl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Plant Water Source Partitioning With Isotopes

Influence of Sediment Supply Timing on Bedload Transport and Bed Surface Texture During a Single Experimental Hydrograph in Gravel Bed Rivers

Process-Based Quant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Wildfire in Shaping Flood Frequency

Geophysics-Informed Hydrologic Modeling of a Mountain Headwater Catchment for Studying Hydrological Partitioning in the Critical Zone

Greenup Variability Impact on Seasonal Streamflow and Soil Moisture Dynamics in Humid, Temperate Forests

Quantification of Water Released by Thawing Permafrost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on the Tibetan Plateau by InSAR Monitoring

Exploring the Critical Zone Heterogeneity and the Hydrological Diversity Using an Integrated Ecohydrological Model in Three Contrasted Long-Term Observatories

Modeling the Streamflow Response to Heatwaves Across Glacierized Basins in Southwestern Canada

A Complete Water Balance of a Rain Garden

Formulations and Diffusivity Coefficients of the 2D Depth-Averaged Advection-Diffusion Models: A Literature Review

Effect of Solar Farms on Soil Erosion in Hilly Environments: A Modeling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Inverse Modeling of Core Flood Experiments for Predictive Models of Sandstone and Carbonate Rocks

[返回本期目录栏]

--------------------------------

部分期刊最新目录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447973/2023/59/12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research/vol/245/suppl/C

Water Research: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water-research/vol/250/suppl/C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physics/vol/499/suppl/C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hydrology/vol/629/suppl/C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advances-in-water-resources/vol/183/suppl/C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0652/volumes-and-issues/23-6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journal-of-fluid-mechanics/volume/E77D840E6E166459ABD5814F1F8B4796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environmental-pollution/vol/343/suppl/C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toc/energy/48/1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https://aslo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9395590/2023/68/12

Wiley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s-Climate Change:

https://wire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7577799/2023/14/6

[返回本期目录栏]

=================================================

     

∽∽∽∽∽∽∽∽∽∽∽∽∽∽∽∽∽∽∽∽∽∽∽∽∽∽∽∽∽